站房的位置很关键
“在医用气体系统设计中,最关键的,就是站房的位置。”何哈娜认为,“如正负压机组、液氧站的位置,如果是正压机组,站房一定要设计在上风向,下风口影响气体质量,如果气体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话,病人吸入气体的质量不好会对肺部有影响,并且对机器有损坏,影响机组的使用的寿命。”她曾经看见一家医院把食堂竟放在机器的上风向,排出来的油烟和空气直吹向供气站,对气体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负压吸引站房宜设计在下风向,“因为负压吸引所排出的废气是有严重污染的气体,设计在下风向容易扩散,但需要注意的是,”何哈娜强调,“排出来的气体一定要经过处理!”
管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
在设计方面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是管道,首先就是管径粗细的选择。何哈娜说:“有些施工单位把管道设计得很细,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管径的粗细直接影响气体端口流量的大小。”如果只接一个端口测试,也许细管道的流量是足够使用的,但是,如果几个气口同时开的话,细管道通过的气体流量不够,势必会影响病人的吸入。所以在设计流量时最细的管子不能低于DN10,越大的医院,要求的用气量较多,管子越不能太细。
至于气体管道的材料,按新标准《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医院可以使用不锈钢和铜管两种材料,不锈钢的造价要相对低一些,但从安全、持久的角度讲,何哈娜建议使用铜管:“不锈钢是一种合成材料,所含的成分不固定,容易含有其他成分。比如铁,特别是在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潮湿,含有铁成分的不锈钢管内壁很容易锈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年限,而且产生的金属屑进入设备终端或病人身体里,这是很危险的。另外不锈钢管是对焊,容易出现气体泄漏。”相比之下铜管则更适用,首先铜管本身具有抗病菌、耐腐蚀、耐高温等物理特性,其次铜管联结使用的是套焊技术,不会有漏点。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铜管也分好多种,适用于医用气体的铜管应该是脱脂铜管。
一定要解决空气中油和水的问题
医用压缩空气作为一种药品,必须是无油无水、非常纯净的空气,如果气体中含有油滴或水,油滴沿着管道进入机器,比如麻醉剂、呼吸机,就有可能把机器烧掉,造成经济损失,有可能延误抢救时间。解决“油”的问题,可以采用无油压缩机。而解决“水”的问题,则有点麻烦,“一些医院用纯氧代替压缩空气驱动呼吸机、麻醉机,但纯氧的成本很高;如果用冷干机(冷冻式干燥机)干燥呢,没有四级过滤或机组没有监测,无法判断冷干机是否还保持原来的露点。”何哈娜说。
管道连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何哈娜向记者说了在管道施工中她很忧心的两件事。一是管道焊接,正确的管道施工中是用不同粗细管子相互连接,即“粗变细”,而她却看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连接时在粗管子上打眼,直接把细管子插进去。“这种接法是绝对不允许的,隐患较大,一是容易掉进焊渣管道,二是容易漏气,但在验收时是看不见的。”
第二件事是管道施工会出现“错接”——不同的气体接错,如氮气、笑气接在氧气上,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如果没有监测,根本查不出来,这样就很危险。
建立完整的医用气体信息管理系统很重要
新的国家标准《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中将规定医院要配置医用气体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两项内容:监测和报警。所谓监测就是实时监测系统情况,报警系统则把发生故障的区域报给临床和手术区的护士和维修人员,以便于准备备份系统和检修。据何哈娜讲,以前在我国存在整体医用报警监测系统的缺失这一现象,80%的医院没有整体医用气体系统的监测的,只有气源机组部分的监控。而新标准要求要有全系统的监测,包括机器运转情况、机器故障、汇流排、液氧或气罐气体质量、有没有气等等。
“医用气体信息管理系统是医用气体系统未来的方向。”何哈娜如是说。医护人员和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实时监测了解医用气体的运转情况和故障情况,可以及时、妥善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可以对短期内的气体使用量进行管理和预测。“此外,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管理医疗活动。在国外,保险公司要求医院必须安装医用气体监测系统,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因为医用气体的原因而发生医疗事故。”何哈娜认为全系统的医用气体系统很重要。
互联网的安全隐患
临近采访结束,何哈娜说了这样一件事:她发现有的医院在标书上这样要求——整个系统能上公共的网。“这是不可取的,”何哈娜对此忧心忡忡,“能上公共的网也就是互联网很危险,如果这样,医用气体系统很有可能被修改数据,必须要控制。” |